《舊唐書·列傳·卷三十一》
-
○崔敦禮 盧承慶 劉祥道 李敬玄 李義琰 孫處約 樂彥瑋 趙仁本
崔敦禮,雍州咸陽人,隋禮部尚書仲方孫也。其先本居博陵,世為山東著姓, 魏末徙關(guān)中。敦禮本名元禮,高祖改名焉。頗涉文史。重節(jié)義,嘗慕蘇子卿之為人。 武德中,拜通事舍人。九年,太宗使敦禮往幽州召廬江王瑗。瑗舉兵反,執(zhí)敦禮, 問京師之事,敦禮竟無異詞。太宗聞而壯之,遷左衛(wèi)郎將,賜以良馬及黃金雜物。 貞觀元年,擢拜中書舍人,遷兵部侍郎,頻使突厥。累轉(zhuǎn)靈州都督。二十年,征為 兵部尚書。又奉詔安撫回紇、鐵勒部落。時延陀寇邊,敦禮與英國公李勣瀚海都督 回紇吐迷度為其下所殺,詔敦禮往就部落綏輯之,因立其嗣子而還。敦禮深識蕃情, 凡所奏請,事多允會。永徽四年,代高季輔為侍中,累封固安縣公,仍修國史。六 年,加光祿大夫,代柳奭為中書令,尋又兼檢校太子詹事。敦禮以老疾屢陳乞請退。 顯慶元年,拜太子少師,仍同中書門下三品。敕召其子定襄都督府司馬余慶,使侍 其疾。尋卒,年六十余。高宗舉哀于東云龍門,賜東園秘器,贈開府儀同三司、并 州大都督,陪葬昭陵,賻絹布八百段、米粟八百碩,謚曰昭。子余慶,官至兵部尚 書。敦禮孫貞慎,神龍初為兵部侍郎。
盧承慶,幽州范陽人。隋武陽太守思道孫也。父赤松,大業(yè)末為河東令。與高 祖有舊,聞義師至霍邑,棄縣迎接,拜行臺兵部郎中。武德中,累轉(zhuǎn)率更令,封范 陽郡公,尋卒。承慶美風儀,博學有才干,少襲父爵。貞觀初,為秦州都督府戶曹 參軍。因奏河西軍事,太宗奇其明辯,擢拜考功員外郎。累遷民部侍郎。太宗嘗問 歷代戶口多少之數(shù),承慶敘夏、殷以后迄于周、隋,皆有依據(jù),太宗嗟賞久之。尋 令兼檢校兵部侍郎,仍知五品選事。承慶辭曰:“選事職在尚書,臣今掌之,便是 越局。”太宗不許,曰:“朕今信卿,卿何不自信也?”俄歷雍州別駕、尚書左丞。 永徽初,為褚遂良所構(gòu),出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。遂良俄又求索承慶在雍州舊事奏 之,由是左遷簡州司馬。歲余,轉(zhuǎn)洪州長史。會高宗將幸汝州之溫湯,擢承慶為汝 州刺史,入為光祿卿。顯慶四年,代杜正倫為度支尚書,仍同中書門下三品。尋坐 度支失所,出為潤州刺史,再遷雍州長史,加銀青光祿大夫??傉露辏钋v 為刑部尚書,以年老請致仕,許之,仍加金紫光祿大夫。三年,病卒,年七十六。 臨終誡其子曰:“死生至理,亦猶朝之有暮。吾終,斂以常服;晦朔常饣巽,不用 牲牢;墳高可認,不須廣大;事辦即葬,不須卜擇;墓中器物,瓷漆而已;有棺無 槨,務(wù)在簡要;碑志但記官號、年代,不須廣事文飾。”贈幽州都督,謚曰定。
弟承業(yè),亦有學識。貞觀末,官至雍州長史、檢校尚書左丞。兄弟相次居此任, 時人榮之。俄坐承慶事左遷忠州刺史。顯慶初,復(fù)為雍州長史。前后皆有能名。三 遷左肅機,兼掌司列選事,賜爵魏縣子。總章中,卒于揚州大都督府長史,贈洺州 刺史,謚曰簡。承業(yè)弟承泰,齊州長史。
承泰子齊卿,長安初,為雍州錄事參軍。時則天令雍州長史薛季旭擇僚吏堪為 御史者,季旭以聞,齊卿薦長安尉盧懷慎、李休光、萬年尉李乂、崔湜、咸陽丞倪 若水、盩厔尉田崇辟、新豐尉崔日用,后皆至大官。齊卿,開元初為豳州刺史。時 張守珪為果毅,齊卿禮接之,謂曰:“十年內(nèi)當知節(jié)度?!惫缙溲?,時人謂齊卿 有人倫之鑒。齊卿好酒,飲至斗余不亂,寬厚可親,士友以此善之。累遷太子詹事, 封廣陽縣公,尋卒。承慶弟孫藏用,別有傳。
劉祥道,魏州觀城人也。父林甫,武德初為內(nèi)史舍人,時兵機繁速,庶事草創(chuàng), 高祖委林甫專典其事,以才干見稱。尋詔與中書令蕭瑀等撰定律令,林甫因著《律 議》萬余言。久之,擢拜中書侍郎,賜爵樂平男。貞觀初,再遷吏部侍郎。初,隋 代赴選者,以十一月為始,至春即停,選限既促,選司多不究悉。時選人漸眾,林 甫奏請四時聽選,隨到注擬,當時甚以為便。時天下初定,州府及詔使多有赤牒授 官,至是停省,盡來赴集,將萬余人。林甫隨才銓擢,咸得其宜。時人以林甫典選, 比隋之高孝基。三年,病卒,臨終上表薦賢,太宗甚嘉悼之,賜絹二百五十匹。祥 道少襲父爵。永徽初,歷中書舍人、御史中丞、吏部侍郎。顯慶二年,遷黃門侍郎, 仍知吏部選事。祥道以銓綜之術(shù)猶有所闕,乃上疏陳其得失。其一曰:
今之選司取士,傷多且濫,每年入流,數(shù)過一千四百,傷多也。雜色入流,不 加銓簡,是傷濫也。經(jīng)明行修之士,猶或罕有正人,多取胥徒之流,豈能皆有德行? 即知共厘務(wù)者,善人少而惡人多。有國以來,已四十載,尚未刑措,豈不由此乎? 但服膺先王之道者,奏第然始付選;趨走幾案之間者,不簡便加祿秩?;胖畼I(yè), 雖則難知,斗筲之材,何其易進?其雜色應(yīng)入流人,望令曹司試判訖,簡為四等奏 聞。第一等付吏部,第二等付兵部,次付主爵,次付司勛。其行署等私犯公坐情狀 可責者,雖經(jīng)赦降,亦量配三司;不經(jīng)赦降者,放還本貫。冀入流不濫,官無冗雜, 且令胥徒之輩,漸知勸勉。
其二曰:
古之選者,為官擇人,不聞取人多而官員少。今官員有數(shù),入流無限,以有數(shù) 供無限,遂令九流繁總,人隨歲積。謹約準所須人,量支年別入流者。今內(nèi)外文武 官一品以下,九品已上,一萬三千四百六十五員,略舉大數(shù),當一萬四千人。壯室 而仕,耳順而退,取其中數(shù),不過支三十年。此則一萬四千人,三十年而略盡。若 年別入流者五百人,經(jīng)三十年便得一萬五千人,定須者一萬三千四百六十五人,足 充所須之數(shù)。況三十年之外,在官者猶多,此便有余,不慮其少。今年常入流者, 遂逾一千四百,計應(yīng)須數(shù)外,其余兩倍。又常選放還者,仍停六七千人,更復(fù)年別 新加,實非處置之法。
其三曰:
儒為教化之本,學者之宗。儒教不興,風俗將替。今庠序遍于四海,儒生溢于 三學。誘掖之方,理實為備,而獎進之道,事或未周。但永徽已來,于今八載,在 官者以善政粗聞,論事者以一言可采,莫不光被綸音,超升不次。而儒生未聞恩及, 臣故以為獎進之道未周。
其四曰:
國家富有四海,已四十年,百姓官僚,未有秀才之舉。豈今人之不如昔人,將 薦賢之道未至?寧可方稱多士,遂間斯人。望六品已下,爰及山谷,特降綸言,更 審搜訪,仍量為條例,稍加優(yōu)獎。不然,赫赫之辰,斯舉遂絕,一代盛事,實為朝 廷惜之。
其五曰:
唐、虞三載考績,黜陟幽明。兩漢用人,亦久居其職。所以因官命氏,有倉、 庾之姓。魏、晉以來,事無可紀。今之在任,四考即遷。官人知將秩滿,必懷去就; 百姓見有遷代,能無茍且?以去就之人,臨茍且之輩,責以移風易俗,其可得乎! 望經(jīng)四考,就任加階,至八考滿,然后聽選。還淳反樸,雖未敢必期;送故迎新, 實稍減勞弊。
其六曰:
尚書省二十四司及門下中書都事、主書、主事等,比來選補,皆取舊任流外有 刀筆之人??v欲參用士流,皆以儔類為恥,前后相承,遂成故事。且掖省崇峻,王 言秘密,尚書政本,人物攸歸,而多用胥徒,恐未盡銓衡之理。望有厘革,稍清其 選。
明年,中書令杜正倫亦言入流人多,為政之弊。高宗遣祥道與正倫詳議其事。 時公卿已下,憚于改作,事竟不行。祥道尋以修禮功,進封陽城縣侯。四年,遷刑 部尚書,每覆大獄,必歔欷累嘆,奏決之日,為之再不食。龍朔元年,權(quán)檢校蒲州 刺史。三年,兼檢校雍州長史,俄遷右相。祥道性謹慎,既居宰相,深懷憂懼。數(shù) 自陳老疾,請退就閑職。俄轉(zhuǎn)司禮太常伯,罷知政事。麟德二年,將有事于泰山。 有司議依舊禮,皆以太常卿為亞獻,光祿卿為終獻。祥道駁曰:“昔在三代,六卿 位重,故得佐祠。漢、魏以來,權(quán)歸臺省,九卿皆為常伯屬官。今登封大禮,不以 八座行事,而用九卿,無乃徇虛名而忘實事乎!”高宗從其議,竟以司徒徐王元禮 為亞獻,祥道為終獻。事畢,進爵廣平郡公。乾封元年,又上表乞骸骨,優(yōu)制加金 紫光祿大夫,聽致仕。其年卒,年七十一,贈幽州都督,謚曰宣。子齊賢襲爵。
齊賢,初自侍御史出為晉州司馬,高宗聞其方正,甚禮之。時將軍史興宗嘗從 帝于苑中弋獵,因言晉州出好鷂,劉齊賢見為司馬,請使捕之。帝曰:“劉齊賢豈 是覓鷂人耶!卿何以此待之?”遂止。齊賢后避章懷太子名,改名景先。永淳中, 累遷黃門侍郎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則天臨朝,代裴炎為侍中。及裴炎下獄,景先 與鳳閣侍郎胡元范抗詞明其不反,則天甚怒之。炎既誅死,景先左遷普州刺史,未 到,又貶授吉州長史。永昌年,為酷吏所陷,系于獄,自縊死,仍籍沒其家。景先 自祖、父三代皆為兩省侍郎及典選,又叔父吏部郎中應(yīng)道、從父弟禮部侍郎令植等 八人,前后為吏部郎中員外,有唐已來,無有其比云。
李敬玄,亳州譙人也。父孝節(jié),谷州長史。敬玄博覽群書,特善五禮。貞觀末, 高宗在東宮,馬周啟薦之,召入崇賢館,兼預(yù)侍讀,仍借御書讀之。敬玄雖風格高 峻,有不可犯之色,然勤于造請,不避寒暑,馬周及許敬宗等皆推薦延譽之。乾封 初,歷遷西臺舍人、弘文館學士??傉露?,累轉(zhuǎn)西臺侍郎,兼太子右中護、同東 西臺三品,兼檢校司列少常伯。時員外郎張仁祎有時務(wù)才,敬玄以曹事委之。仁祎 始造姓歷,改修狀樣、銓歷等程式,處事勤勞,遂以心疾而卒。敬玄因仁祎之法, 典選累年,銓綜有序。自永徽以后,選人轉(zhuǎn)多,當其任者,罕聞稱職,及敬玄掌選, 天下稱其能。預(yù)選者歲有萬余人,每于街衢見之,莫不知其姓名。其被放有訴者, 即口陳其書判失錯及身負殿累,略無差殊。時人咸服其強記,莫之敢欺。選人有杭 州參軍徐太玄者,初在任時,同僚有張惠犯贓至死,太玄哀其母老,乃詣獄自陳與 惠同受?;葳E數(shù)既少,遂得減死,太玄亦坐免官,不調(diào)十余年。敬玄知而大嗟賞之, 擢授鄭州司功參軍,太玄由是知名,后官至秘書少監(jiān)、申王師,以德行為時所重。 敬玄賞鑒,多此類也。咸亨二年,授中書侍郎,余并如故。三年,加銀青光祿大夫, 行吏部侍郎,依舊兼太子右庶子、同中書門下三品。四年,監(jiān)修國史。上元二年, 拜吏部尚書,仍依舊兼太子左庶子,監(jiān)修國史、同中書門下三品。敬玄久居選部, 人多附之。前后三娶,皆山東士族。又與趙郡李氏合譜,故臺省要職,多是其同族 婚媾之家。高宗知而不悅,然猶不彰其過。儀鳳元年,代劉仁軌為中書令。調(diào)露二 年,吐蕃入寇,仁軌先與敬玄不協(xié),遂奏請敬玄鎮(zhèn)守西邊。敬玄自以素非邊將之才, 固辭。高宗謂曰:“仁軌若須朕,朕即自往,卿不得辭也。”竟以敬玄為洮河道大 總管,兼安撫大使,仍檢校鄯州都督,率兵以御吐蕃。及將戰(zhàn),副將工部尚書劉審 禮先鋒擊之。敬玄聞賊至,狼狽卻走。審禮既無繼援,遂沒于陣。俄有詔留敬玄于 鄯州防御,敬玄累表稱疾,乞還醫(yī)療。許之。既入見,驗疾不重,高宗責其詐妄, 又積其前后愆失,貶授衡州刺史。稍遷揚州大都督府長史。永淳元年卒,年六十八, 贈兗州都督。撰《禮論》六十卷、《正論》三卷、文集三十卷。子思沖,神龍初, 歷工部侍郎、左羽林軍將軍,從節(jié)愍太子誅武三思,事敗見殺,籍沒其家。敬玄弟 元素,亦有吏才,初為武德令。時懷州刺史李文暕將調(diào)率金銀造常滿尊以獻,百 姓甚弊之,官吏無敢異議者。元素抗詞固執(zhí),文暕乃損其制度,以家財營之。延載 元年,自文昌左丞遷鳳閣侍郎、鳳閣鸞臺平章事,加銀青光祿大夫。萬歲通天二年, 坐與洛州錄事參軍綦連耀交結(jié),為武懿宗所陷,被殺,神龍初雪免。
李義琰,魏州昌樂人,常州刺史玄道族孫也。其先自隴西徙山東,世為著姓。 父玄德,癭陶令。義琰少舉進士,累補太原尉。時李勣為并州都督,僚吏皆望風懾 懼,義琰獨廷折曲直,勣甚禮之。義琰,麟德中為白水令,有能名,拜司刑員外郎。 上元中,累遷中書侍郎,又授太子右庶子、同中書門下三品。時天后預(yù)知國政,高 宗嘗欲下詔令后攝知國事,義琰與中書令郝處俊固爭,以為不可,事竟寢。義琰身 長八尺,博學多識,高宗每有顧問,言皆切直。章懷太子之廢也,高宗慰勉官僚, 盡舍罪,令復(fù)其位。庶子薛元超等皆舞蹈謝恩,義琰獨引罪涕泣,時論美之。義琰 宅無正寢,弟義璡為司功參軍,乃市堂材送焉。及義璡來覲,義琰謂曰:“以吾為 國相,豈不懷愧?更營美室,是速吾禍,此豈愛我意哉!”義璡曰:“凡人仕為丞 尉,即營第宅,兄官高祿重,豈宜卑陋以逼下也?”義琰曰:“事難全遂,物不兩 興。既有貴仕,又廣其宇,若無令德,必受其殃。吾非不欲之,懼獲戾也。”竟不 營構(gòu),其木為霖雨所腐而棄之。義琰后改葬父母,使舅氏移其舊塋,高宗知而怒曰: “豈以身在樞要,凌蔑外家,此人不可更知政事?!绷x琰聞而不自安,以足疾上疏 乞骸骨,乃授銀青光祿大夫,聽致仕。乃將歸東都田里,公卿已下祖餞于通化門外, 時人以比漢之二疏。垂拱初,起為懷州刺史。義琰自以失則天意,恐禍及,固辭不 拜。四年,卒于家。義琰從祖弟義琛,永淳初,為雍州長史。時關(guān)輔大饑,高宗令 貧人散于商、鄧逐食。義琛恐黎人流轉(zhuǎn),因此不還,固爭之。由是忤旨,出為梁州 都督,轉(zhuǎn)岐州刺史,稱為良吏。卒官。
高宗時宰相,又有孫處約、樂彥瑋、趙仁本。并有名跡。
孫處約者,汝州郟城人也。貞觀中,為齊王祐記室。祐既失德,處約數(shù)上書諫 之。祐既誅,太宗親檢其家文疏,得處約諫書,甚嗟賞之。累轉(zhuǎn)中書舍人。其年, 中書令杜正倫奏請更授一舍人,與處約同知制誥,高宗曰:“處約一人足辦我事, 何須多也。”處約以預(yù)修《太宗實錄》成,賜物七百段。三遷中書侍郎,與李勣、 許敬宗同知國政。尋避中宮諱,改名茂道。坐事左轉(zhuǎn)司禮少常伯。顯慶中,拜少司 成,以老疾請致仕,許之,尋卒。子佺,睿宗時為左羽林大將軍,征契丹戰(zhàn)歿。
樂彥瑋者,雍州長安人。顯慶中,為給事中。時故侍中劉洎之子詣闕上言,洎 貞觀末為褚遂良所譖枉死,稱冤請雪,中書侍郎李義府又左右之。高宗以問近臣, 眾希義府之旨,皆言其枉。彥瑋獨進曰:“劉洎大臣,舉措須合軌度,人主暫有不 豫,豈得即擬負國?先朝所責,未是不愜。且國君無過舉,若雪洎之罪,豈可謂先 帝用刑不當乎?”然其言,遂寢其事。彥瑋尋丁憂,起為唐州刺史。及入辭,高宗 記其言直,復(fù)拜東臺舍人。累遷西臺侍郎、同東西臺三品。乾封元年,代劉仁軌為 大司憲,官名復(fù)舊,改為御史大夫。上元三年卒,贈秦州都督,永昌年,以子思晦 貴,重贈揚州大都督。思晦,則天時官至鸞臺侍郎,兼檢校天官尚書、同鳳閣鸞臺 三品,為酷吏所殺。
趙仁本者,陜州河北人也。貞觀中,累轉(zhuǎn)殿中侍御史。自義寧已來,詔敕皆手 自纂錄,臨事皆暗記之,甚為當時所伏。會有敕差一御史遠使,同列遞相辭托,仁 本越次請行,言于治書侍御史馬周曰:“食君之祿,死君之事。雖復(fù)跋涉艱險,所 不敢辭也?!奔盎?,事又稱旨,擢吏部員外郎。乾封中,歷遷東臺侍郎、同東西臺 三品,尋轉(zhuǎn)司列少常伯,知政事如故。時許敬宗為右相,頗任權(quán)勢,仁本拒其請托, 遂為敬宗所構(gòu),俄授尚書左丞,罷知政事。咸亨初卒官。
史臣論曰:崔、盧數(shù)公,皆以忠清文行,致位樞要。恪恭匪懈,以保名位,誠 所謂持盈守成,太平之君子。然敬玄之擢太玄,可謂能舉善者矣。義琰腐材而不營 第舍,可謂有儉德矣。彥瑋獨遏奸臣,仁本請當遠使,終升輔相,不亦宜乎!
贊曰:盧、劉兩族,奕世名卿。二李、二樂,俱號公清。權(quán)臣獨抗,美第不營。 以茲輔弼,無愧德聲。
『上一章』『舊唐書章節(jié)目錄』『下一章』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學唐詩網(wǎng)原文鏈接 | http://sdscyt.cn/gujiv/14902.html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部分內(nèi)容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學唐詩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習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